2025年1月9日,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会、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的指导与支持下,“日语学科与专业创新发展国际论坛”在常熟理工学院东湖校区成功举办。本次国际论坛由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熟理工学院联合举办,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暨日语系承办。
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带头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陈多友教授应邀出席。在开幕式致辞中,陈多友教授肯定了常熟理工学院日语专业近年来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指出,长三角区域作为日资企业的汇聚之地,对应用型日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期待与会学者能够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深入交流、碰撞思想,为学科建设注入强劲的新动力,共同推动日语创新发展。
陈多友教授致辞
陈多友教授做主旨报告。他强调,外语专业的建设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优化发展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同时强化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分析日语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名单,他从提升内涵发展、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学改革、增强社会服务和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明确了日语专业建设的总体方向。此外,大连大学宋协毅教授、南京大学叶琳教授、苏州大学孙继强教授、日本鹿儿岛国际大学康上贤淑教授以及韩国崇实大学的李市埈教授等国内外专家,分别从学科建设与国际交流、大学外语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等不同视角出发,围绕大会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内容丰富、观点鲜明。
在主旨报告后的“日语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常熟理工学院日语专业负责人沈俊介绍了专业情况,与会嘉宾们围绕“苏州骨干专业建设”“学科发展突破口”“教师科研水平提高以及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在闭幕式上,陈多友会长对会议成果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本次国际论坛议题涵盖面广、学术讨论深入,专家学者们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目前新形势下日语专业面临的热点、难点与困点,并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建议。
教育部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自2022年获批以来,截至目前共吸纳成员521人,主(协)办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年度总结大会、新文科背景下的日语专业发展研讨会、2023年度东方学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研讨会、2024年度东方学、东方语文学与东西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学界品牌会议,成立日语教育、科技日语、基础日语、数智化日语生态课堂、中国“源学”、东亚学、翻译与数智化等多个教研组,为中国日语教育、日本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提供了多元、开放、包容的新质合作平台。
文:卜晨晖
图:大会会务组
初审:陈多友
复审:程亮
终审:杨晓辉 周秀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