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日语学院2025年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暨东北亚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07-14

2025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暨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东北亚区域研究论坛”于7月8日至7月10日顺利举行。此次研学项目特别邀请日本著名民俗学家、神奈川大学名誉教授、敦煌研究院特聘教授佐野贤治先生作专题系列讲座。日语学院院长杨晓辉教授,日语学院名誉院长、东方学研究院院长陈多友教授以及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敦煌研究院、暨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神奈川大学、日本农村文化研究所等多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师生出席讲座,讲座采用线上形式举办,由日语学院副院长程亮副教授主持。

 

日语学院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讲座截图

本次研学项目围绕“民具·民俗博物馆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东亚现代社会”,设四大主题共十五讲,内容丰富、层次分明。

第一至三讲“现代民俗学入门——继承柳田民俗学与涩泽民具学”于7月8日下午举行。佐野贤治教授首先介绍了五场讲座的基本内容,后以“常民”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乡土研究”迈向“世界常民学”研究的可能性和发展路径,并强调“世界常民学”是一门旨在引领人类走向幸福的学问。

第四至六讲“亚洲比较民俗学①”于7月9日上午举行,佐野贤治教授深入梳理了佛教自印度沿丝绸之路东传的历史轨迹,并结合民俗学视角探讨佛教如何在亚洲不同地区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逐步民俗化,展示了佛教在东亚传播中的多样性与地域性。

第七至九讲“亚洲比较民俗学②”于7月9日下午举行。佐野贤治教授以稻作文化的传播为切入点,探讨了佛教与农业社会祖先信仰的融合。随后,佐野教授提出“海上之路实为鳗鱼之路”的创见,并讲解了佛教与民俗的关系及佛教的日本化过程。日本农村文化研究所远藤宏三理事长也在结尾表示,期待中日加强友好交流,互学互鉴,共创美好未来。

第十至十二讲“民具学研究”于7月10日上午举行。在这一部分,讲座重点讨论了民具研究与非遗保护的实践意义。佐野教授认为,民具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跨越语言障碍的“文化性共通语言”,有助于促进跨文化理解,实现多元共存与世界和平。

第十三至十五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于7月10日下午举行,讲座将视野拓展至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命运。佐野教授以“福田”思想为核心,呼吁学者们始终不忘“引导人类走向幸福”的初心。在讲座的最后,佐野教授倾情分享了自己与日本农村文化研究所的渊源及研究所的活动,让参会师生们在温暖的共鸣中结束了这场知识丰收之旅。

 

佐野贤治教授与参会代表交换学术意见

在每次的互动交流环节中,与会师生们将讲座所学与自己的所思所想结合,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中日比较民俗、民俗学与幸福的关系等各种问题踊跃发言,与佐野贤治教授、日本农村文化研究所远藤宏三理事长展开热烈而深入讨论。同时,佐野贤治教授也悉心就论文写作等方面为与会学生提供了诸多建议与思路。此次暑期研学项目的讲座视野宏阔、内容丰富,既有严谨的学理探讨,也兼顾现实关怀和国际视角,为我校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机会。与会师生一致表示,此次研讨会拓宽了研究思路,激发了对民俗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浓厚兴趣,收获颇丰。

日本农村文化研究所远藤宏三理事长(右)参与讨论

2025年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暨日语语言文化学院“东北亚区域研究论坛”,充分彰显了学院主动对接国家区域与国别学研究,深化高水平、国际化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项目不仅帮助同学们全面认识东亚社会的文化结构、民俗变迁与宗教多样性,深化了对区域文化理解的理论视野,也进一步夯实了他们未来在国际事务、跨文化传播、区域研究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与实践的能力,激发青年学子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学术志向和创新潜能,有利于提升广外日语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广外学子的综合竞争力。

文/图:林李君

初审:黄楚群

复审:程 亮

终审:杨晓辉 周秀娇


下一条:2025年春季学期“亚洲校园中华文化体验”系列活动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