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我院代表应邀参加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院长/系主任论坛)
发布日期:2025-04-01

3月28—3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日语分会联合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院长/系主任论坛)于南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数智引领 聚力创新”为主题,旨在与全国日语学科同仁共商数智时代下日语专业及大学日语教学实践的改革方向,助力高等日语教育在专业优化浪潮中实现创新发展。300余位高等日语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高校领导、学科负责人、骨干教师齐聚一堂,探索新时期下日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会长陈多友教授、我院院长杨晓辉教授、亚洲校园教育中心主任邓宇阳博士应邀出席了本次论坛。

在开幕式上,陈多友代表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致辞,他指出,数智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这一浪潮下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日语学科应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变革,践行数智融合、协同创新原则,坚守人文底色。

在主旨报告环节,陈多友教授以“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题,提出“语言+专业+技术”的三维培养体系。他指出,在新文科理念引领下,日语教育应注重语言能力与区域国别研究、商务实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日语+”课程群建设,推动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创新思维的日语人才。陈教授的发言紧扣时代脉动,为新时代日语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在专题报告上,杨晓辉以“人工智能赋能人文学科教学的边界与尺度”为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局限性。她指出,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但要避免技术至上主义对人文教育目标的侵蚀。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文学科教育应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文化、历史和社会,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会议现场照片

本次论坛期间,我院代表还积极参与了其他环节的交流与讨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日语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经验与成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日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我院在日语教育领域的持续创新与突破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字:邓宇阳

图片:论坛组委会

初审:全明

复审:丁跃斌

终审:杨晓辉 周秀娇

上一条:日语学院举行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AI时代的语言·区域·文化多维对话系列讲座
下一条:我院师生赴中山和佛山访企拓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