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日语学院 2025年SPARK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演变研究方法概述”圆满结课
发布日期:2025-09-03

8月20、22-25日,由日语学院主办的SPARK高水平暑期研学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演变研究方法概述”精品课程圆满结束。该课程立足东亚语言历史学传统,紧贴前沿数据技术,巧妙结合理论、工具与实践,成为外语语言及历史研究教学创新的典范。课程期间,师生共同探索东亚语言变迁规律,积极参与语料库实践,有效提升了学术研究方法和现代数据素养。

理论与视野并重,拓展语言科学野

本课程首先系统梳理了语言变迁理论与历史语言学主要内容,围绕“语言为何会变”、“语言变化的原因与规律”展开讲解,通过中日语言变化的异同等角度,让同学们立足于东亚文化的审视视角,深入理解现实反映性、话者交替、表达效率等历史背景下的语言演变机制。此外,课程详细介绍了内省再建、比较法、文献语言史等适合于汉文化圈内语言研究的传统研究路径,并辅以语言地理学和方言分布等多角度方法,不仅夯实了同学们关于日本语发展脉络的基础理论知识,也拓宽了他们对东亚语言历史研究的学术视野。

 

 数据演示助力学术探索有效提升方法认知

在本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教师通过语料库数据库,对《源氏物语》等古典文本的语言使用进行了多维度的数据统计与展示,直观地反映了古代日语中词汇和语法的历史演变。教师运用科学可视化的方式,详细演示了如何通过数据揭示日语语义及结构的历史变化。这种融合现代技术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多维思考视角,极大地提升了对研究方法的科学认知,进一步助力学生开拓语言学习新格局。

 

创新引入语料库教学,数据驱动深化理解认知

 在教学设计上,本课程紧密结合学科发展潮流,创新性引入了语料库及数据分析工具,重点讲解和演示了“日本语历史语料库”和「中纳言」等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实操训练,通过对诸如《源氏物语》《日本书纪》等古文文本中的语言现象的语料分析演示,指导他们如何基于真实文献数据进行检索与分析。学生们通过语料库自主查找关键词、观察语法和词汇变迁轨迹,主动探索语料库在语言研究实际中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方法。这一环节充分培养了学生运用现代工具解读和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打破了过去纸上谈兵的窠臼,为日本语以及东亚语言文化史研究注入了新的可能。

 

课程最后,师生共同回顾了音韵史、文字史等知识模块,并就“数据主导型方法”的意义进行了热烈讨论。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更为我校外语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将数据、实践与理论结合,开辟了跨学科语言研究的崭新路径。

  

本次“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演变研究方法概述”课程以创新教学理念为引领,深度融合数据技术与实践操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广获师生一致好评。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模式,激发学生学术热情;借助数据赋能,提升学生数据处理与实证研究能力;强化实践引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技能。这一课程不仅为日语史学科发展注入新活力,更为中日对比乃至东亚文化研究视角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未来,日语学院将继续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人文素养与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附录

【专家介绍】

大木一夫,日本东北大学文学研究科教授,专精于日语语法、历史比较语法及语言演变研究。其学术著作丰硕,包括《日本語変異論の現在》(2024)、《ガイドブック日本語史調査法》(2019)、《日本語史叙述の方法》(2016)等,均为日语语言学领域的重要文献。现任日本語学会編集委員、日本語文法学会評議員、日本歴史言語学会理事等职,长期推动日语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

文字编辑:迟皎洁

初审:袁倩倩

复审:程 亮

终审:杨晓辉 周秀娇


下一条:我院教师团队受邀出席跨文化背景下中日人文交流及区域国别研究研讨会暨第七届东亚日本学研究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