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8日下午,为加强我院日语学子对日语同声传译和日语学习方法的认识,我院日语系特邀大连大学副校长宋协毅教授在第二教学楼217室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日语同声传译的技巧与养成方法论”的专题讲座。我院院长陈多友、副院长丁国旗、日语系高级翻译教研室主任张秀强以及我院日语系学子参加了此次讲座。
宋协毅教授风姿卓然
宋协毅教授围绕讲座主题“日语同声传译的技巧与养成方法论”,提纲挈领,将讲座的内容分为“培养日语同声传译人才的必要性”“日语同声传译的沿革”“同声传译所要求的能力”“成为同声传译的必备条件”“同声传译训练的方法”“提高日语水平的解决法”等六个部分。
同传“三能力四基础” 锻造没有技巧的技巧
宋教授指出,伴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中日联系也不断加强。在中国教育界培养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优秀的日语人才,尤其是日语同声传译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宋教授接着点明,同声传译必须具备以下三种能力,第一,语言应用能力,主要是指对母语和第二外语的应用能力;第二,文化理解能力,指的是指对祖国和外国文化的思考方式、文化背景的理解;第三,理解和概括力,主要是指要有洞察意图的能力和对理论的总结能力。
在此部分中,宋教授还特别强调日语学习者面对同传时常常容易忽略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他指出,必须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才能为做好同声传译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要简单认为只要记住同声传译的技巧,就可以轻松地成为一名同声传译者。严谨来说,技巧是不存在的,宋教授说,“所谓的技巧就是‘第一是练习,第二是练习,第三还是练习’”。
现场反响热烈
同传“五条件五步骤” 多方位打造“完美”同传
那么,什么是成为同声传译必备的条件?宋教授一一列举,将“同传五条件”娓娓道来。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心理和身体素质、临机应变能力、渊博的知识、合作交流与职业道德。对此,宋教授特意讲述了他在中日知识性交流国际会议上担任同声传译的经历,强调了以上能力的重要性。
随后,宋教授针对同学们关注的如何做好同传的学习训练做了详细的介绍。结合自己在学生时代不停地跟读模仿录音带或收音机来学习日语的经历,宋教授主张,日语学习者每天应该至少练习朗读日语或听日语新闻等一个小时以上。宋教授还高度概括了成为同声传译的五大步骤,即:留神倾听、跟读、脱口而出地同步跟读、逐渐翻译和同时翻译、双耳分听和本能同传(此为最高境界)。在留神倾听部分,他推荐了NHK的各种新闻、谈话节目、辩论会、音乐、演讲等多种形式。
在同声传译中,事前准备和团队合作尤其重要,宋教授从翻译大家林国平、徐一平、神崎、塚本等各位先生同声传译的经验谈“事前的准备和团队合作是很重要的”入手,强调做好同传完备的事前准备和同传过程中合作的默契协作的重要性。
讲座过程妙语连珠
在讲座的最后这一部分,宋教授分三点讲述如何“提高日语水平的解决法”。第一,要有预想日语的能力和判断能力。第二,利用日本的文型,合理地进行“改良型中国语文”的练习。第三,对于长的文章要有追踪阅读的意识。
记者了解到,宋协毅教授此次是“带病授课”,但他依然饱含热情地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将日语同声传译的技巧与养成方法论“倾囊相授”。他的演讲形式妙趣横生,参加讲座的同学们反响热烈,观众席上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现场提问
文字:邝英华
摄影:何佩洁
编辑:郭美燕
附:宋协毅,1984年7月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10月赴日本国立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生院)日本语言文化专业留学,1991年获得硕士学位,1998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大连大学副校长(分管外事和对外合作办学等工作)、日本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特聘教授。他还是教育部日语教育指委委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委理事,研究方向为日本语言文化、同声传译等。